抑郁症个性化用药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中国有近5000万国民饱受抑郁症的困扰。新冠疫情后,精神心理障碍问题愈发突出,严重损害着民众的身心健康。


抑郁症,不容忽视的精神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临床治愈率高的精神障碍,但由于老百姓对该病认知不足,导致坚持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较少,因此也有接受治疗率低、复发率高的特征。


临床表现包括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可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话少甚至不言语、少动甚至不动等。

药物治疗抑郁症,有时效果并不理想

药物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提倡选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抑郁症药物。绝大多数药物约1/3的使用者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约1/6的使用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若药物疗效持续不佳,不仅对患者的经济和健康造成负担,也会导致部分患者对药物和治疗方式产生疑问或顾虑,从而擅自调整服药量甚至停药,降低治疗依从性。


药物基因组学,精准指导个体化用药

过往研究显示,药物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体重、性别、种族、饮食、年龄、患者依从性、联合用药、其他疾病等。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即基因型)。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 60%的个体用药差异性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同患者的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型存在差别,导致其代谢速度不同,引起用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变化,从而导致药物未起效或者发生不良反应、药物毒性等。


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遗传变异和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病人的特异基因位点,预测药物浓度、药物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以达到个体化治疗、改善人类健康的目的。


  1. 超快代谢型(ultra-rapid metabolizer, UM)
  2. 普通代谢型(extensive metabolizer, EM)
  3. 中间代谢型(intermediate metabolizer, IM)
  4. 慢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 PM)
抗抑郁症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相同的药物、相同的剂量,不一定适用于同种疾病的所有患者,不同的人服药后所产生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各异。本检测将对药物进行个性化评估, 选取PharmGKB数据库的目标位点,基于高通量微流控多组学分析系统 技术平台 检测药物基因多态性,评价个体对2 7 种常用抗抑郁症药物的毒性和敏感性,辅助医生制定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实现有效治疗。


检测意义
  1. 确定药物的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制定个体化用药剂量,确保提高药物的有效性;
  3.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药物的安全性。
适合人群
  1. 初次用药的人群;
  2. 有药物不良反应家族史的人群;
  3. 药物效果不明显、产生副作用、病情控制不稳定人群;
  4. 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