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类用药物风险评估

随着临床治疗中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由于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是肾毒性,因此,常常需要在低剂量发生移植物排斥和高剂量产生毒性之间取得平衡。除了经典的细胞毒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外,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霉酚酸脂、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由于其治疗窗窄(即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其药代动力学存在明显的个体内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处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且不易中毒。



图 1 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作用环节示意图。APC为抗原提呈细胞;IL为白细胞介素;TCR为T细胞受体;JAK为Janus激酶;PI3K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mTOR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CN为钙调磷酸酶;MAP激酶为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IKK为核因子-kB激酶抑制剂;NFAT为活化T细胞核因子;AP-1为激活蛋白因子;CKD/cyclins:为周期蛋白依赖激酶;IMPDH为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性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20世纪70年代在临床药物治疗学领域内崛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旨在通过测量患者血中药物浓度,使临床医生确认患者是否接受了足够量的药物治疗,并依据患者个体的情况调节用药剂量,实现给药个体化,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或减小因血液中药物浓度过大而导致的毒性作用。


免疫抑制剂检测方法学比较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

液相色谱法

  1. 干扰较大,灵敏度不够高
  2. 特异性差,体内代谢产物干扰原形药物检测,抗体不能有效识别,造成测量结果偏高

免疫法

  1. 灵敏度非常高(检测限低至0.1ng/ml)
  2. 准确度高,特异性强,不受内源性化合物干扰,无交叉反应
  3. 高通量,能同时监测多种药物,样本前处理时间短、效率高
主要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科室]

血液科、移植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


[主要适应症]

抗移植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红斑狼疮、膜肾球肾炎、原发性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多种血液病

目标疾病示例1:肾脏移植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在肾移植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临床应用表明,抗体诱导治疗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可使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30% -40%


个体化用药原则要求根据受者的病情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医师通过分析血药浓度等检查结果决定方案中联合用药的组合和具体剂量。过去30年,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已有效降低了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并有效改善了受体的存活率,近60%的成人肾移植受者存活超过10年。因此,定期进行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监测,优化给药剂量,确保有效预防排斥反应,对于移植受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罗莫司其疗效确切,肾毒性小,常用于防治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建议治疗时将血药浓度维持4~8ng·mL-1,但是由于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较大,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西罗莫司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目标疾病示例2:肝移植

肝移植是严重性肝疾病(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肝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维持供体器官功能正常,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但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会产生例如易感冒、易感染、糖尿病、肾功能障碍、致癌等副作用。肝移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环孢素(CsA)和他克莫司(FK506)等。


FK506与FKBP-12的结合能力远远强于CsA,其选择性抑制作用和对肝脏的亲和作用亦明显强于CsA,因而更容易进入细胞,是肝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具有肾毒性小、可预防肝癌复发等优点。但既往研究显示,雷帕霉素会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包括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肝脂质堆积)。